每個人都想創業,每個人都能創業。但很少人了解創業真正的含義,以為創業就是為了讓自己有錢,能生活的更好。我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這實際上也是為什麼90%創業的人或企業在頭三年就死亡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時光如梭,兒時的夢工廠在希望的田野間竣工,随着歲月的年輪滾滾向前,當理想遭遇現實,暮然回首,那依稀伫立在記憶裡的童話中的宮殿被時光的距離逐漸帶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我站在原地,看着兒時的夢支離破碎,心中的哀傷卻似乎也被時間淡漠,隻是有一種難以釋然的感覺,淺淺的,卻又久久不能停息……
人們把那叫做一種“不甘”,我想,我的執著與從骨子裡透出的倔強築就了我的一種叫做堅韌的品格特質。它讓我勇于從失敗的廢墟中重新站立,撣去塵土,繼續慢慢人生的征途。我想,它将是我成功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關鍵因素。我之所以如此重視對成功者個性特點的分析是因為,就本人對創業的理解,人才是真正起主導作用的因素。創業者因為具備了一定的成功者的要素特征,才會有迸發智慧火花時刻的來臨;面對機遇的扣響門楣,才不至于束手無策;面對競争,才能越挫越勇,急流勇進!
就我而言,10餘年的金融從業經驗,使我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人脈,不論是在銀行、證券,還是投資公司,都使我深深的認識到不斷修煉自己的内功有多麼重要。在多年的實踐經驗積累後,讓我有幸進入政法大學繼續深造就讀MBA,在聽了創業管理課程及創新與全球化競争大講堂後,讓我收獲頗豐,感悟尤深。
陳少民先生在美國獲得電力工程碩士學位後,成功創辦四家高科技企業,其中一家LogicVision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CorssCheck和PTL被成功收購,充分鑒證了一個美國矽谷的成功經驗。作為一個法大MBA,我總結有以下幾點:首先,一個創業者必須具備樂觀、勤奮和謹慎的優秀品質。如果遭受一兩次失敗就放棄,我想也不會有今天的微軟、聯想、阿裡巴巴、Amazon等巨型企業集團。其次,一個好的Idea必須符合以下幾點才有可能創業成功:1、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 2、創業團隊(Entrepreneurial Term)3、文化(Culture)4、創業環境(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公司創業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阻礙,所以建議準備創業的商業精英們,在創業前一定要做一個充分的商業計劃書,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再次,對創業機會的把握,能夠抓住變化趨勢,尋找起步容易的先進入,戰領市場,也是一個創業者應具備的要素之一。最後,創業融資也是一個創業者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在創業團隊中最好有熟悉投融資的夥伴,對在每個階段應如何融資,融資成本多少,采取何種融資方式及融資策略等都是一個在創業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
法商管理大講堂結束後,法大MBA同學們的創業熱情又被再一次燃起。同時,陳少民先生提到在美國“商業模式與法律綁定”的重要性,也是我在大講堂結束後,對法商管理複合型人才在這個社會中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深層認識。展望未來,期待我們法大MBA的同學們也在未來能創造出一、兩家在大陸乃至海外上市的企業。

(2010級 F班 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