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
春風煦暖,桃李争妍。MBA-F班師生載譽武漢,于4月15日正式開啟教學實踐之旅。本次實踐教學行程包括四家領軍型科技創新企業、三所重點高校、兩座國家級博物館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以及兩節移動課堂精品課程。實踐課堂、知識新峰、創客空間、荊楚文明,本次江城實踐教學行程充實,效果顯著。

第一天:華師交流探新意,師生共論商管之道
15日上午,在商學院院長助理肖富榮老師、工商管理系副主任顧凡老師、學工部副主任孫曉桐老師、班主任丁會珍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來到華中師範大學,深入課堂進行學習交流與互動。

首先,華中師範大學方中秀教授代表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對F班研學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随後,肖富榮老師上台發言并對華師各位老師同學的熱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謝。他強調,開展實踐教學是法大MBA教學體系的重要一環,希望同學們要珍惜寶貴的實踐機會,在江城武漢體會科技創新與管理思想的融合、在百年華師感受經世濟民思想理念與曆久彌新的文化沉澱。

緊接着,華中師範大學謝志鵬副教授為同學們帶來一堂别開生面的營銷課程,與大家共同《聊聊營銷》。他引入了生動多樣的小案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并結合營銷理論和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不斷拓展同學們思考的邊界,同學們對産品整體概念和差異化營銷思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互動提問環節,同學們熱情不減,都躍躍欲試舉手互動。大家針對産品營銷、營銷心态、自我營銷與職業選擇等方面展開提問,收獲滿滿。

而後,我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顧凡老師引用謝老師的案例、同學們的表現,進行組織行為學現場教學。他期待同學們繼續保持這種學習熱情,用開放的心态迎接新知識,接受新挑戰。最後,顧凡老師還與華師的各位老師一起,現場采訪同學們的聽課需求,師生們共同針對教學方式和課程安排進行分享與交流。

荊楚企業見未來,科創管理鑄就新章
15日下午,同學們在肖富榮老師帶領下,F班研學團來到武漢東湖高新區,赴科技小巨人企業武漢惟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學習。

武漢惟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三維數字化技術綜合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以其在三維測量技術領域的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而著稱。F班同學們來到公司實訓車間,直觀感受到了三維數字化技術的操作方法與應用場景。
而後,該公司高管為同學們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講座,這讓大家快速了解到公司運營模式、成長路徑、發展方向等。這不僅為同學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和創業計劃提供新思路,也使得同學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小微企業的運營和發展,更加深刻的理解國家所提出小微企業政策對于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

緊接着,大家乘車來到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企業管理者的介紹,同學們了解到武漢華中數控作為國内數控系統技術的領軍者,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并且,公司在工業機器人、紅外熱像儀等領域的技術突破,也為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同時,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數控系統,不僅提升了加工精度和速度,還實現了智能化操作,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企業管理方面,武漢華中數控實施精益管理戰略,優化生産流程,提高生産效率。公司引入先進的信息系統,實現了生産數據的實時監控和分析,确保了生産過程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通過這些措施,公司不僅提升了産品品質,還縮短了交貨周期,增強了市場競争力。
同學們在企業參訪後表示:“管理學與新質生産力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華中數控的企業參訪不僅使我們明确了科創型企業對管理人才的需求,而且對科學謀劃職業發展路徑也有着重要意義。”總的來說,這兩家企業都以科技創新增強企業核心驅動力,以科學的管理策略為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堅實保障。通過本次參訪,同學們不僅了解到以管理賦能科技創新的實施路徑,也深刻領會了“創新引領、管理先行”的雙輪驅動戰略。
第二天:共享學科優勢,共謀創新創業新篇章
4月16日上午,戴建華教授帶領滿懷期待的同學們踏上了前往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的旅程。這次行程,不僅是對知識的渴望與追求,更是一次對未來科技領域的深度探索。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這所擁有深厚曆史底蘊和鮮明辦學特色的學府,早已成為無數學子心中的聖地。學院占地面積廣闊,固定資産雄厚,始終堅持立足武漢、服務湖北、輻射全國的辦學方針。在這裡,同學們受到了蔣興鵬校長的熱情接待。蔣校長以富有激情和智慧的方式,為學子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計算機思維與ChatGPT的前沿知識。他的講解不僅讓同學們對這項技術有了更為深刻地認識,更激發了他們對未來科技領域的無限想象和熱情。

随後,同學們參觀了學院的“中國光谷”科技園區。這裡,高科技企業和特色學院齊聚一堂,共同譜寫着新時代科技創新的華章。烽火産業學院、數字四工匠産業學院等特色學院,更是讓同學們感受到了科技與産業的深度融合。在參觀過程中,更讓同學們印象深刻的是,不同領域間的交流與合作在這裡得到了充分地體現,大家看到了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之間的碰撞與融合,這種跨界的交流與合作不僅拓寬了同學們的視野,更為同學們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機會。

下午,華中科技大學成為同學們探索智能制造與産業升級的下一站。華中科技大學,這所以機械、光學、衛生、醫藥、能源、計算機等王牌專業聞名于世的綜合性大學,擁有多個世界一流的核心團隊。這裡,學術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得到精心分類培養,産學研結合的模式更是成果豐碩。華中地區的産業建設,多得益于華科的技術支持,校企合作項目層出不窮,科學到技術的轉化實現了無縫對接。

此次參訪,法大教師團隊與華科團隊深入探讨MBA學生如何共享跨專業優勢學科成果,并在技術型企業創業中充分發揮工商管理的優勢。同時,他們也與華科交流創業支持項目,交流學校在創業指導、支持、孵化及團隊搭建等方面的豐富經驗,為未來構建更全面、更專業、更實用的創新創業平台打下堅實基礎。
在華中科技大學的校園裡,同學們有幸聆聽了劉瓊教授的精彩講座。劉教授以《智能制造與産業升級》為題,深入剖析了制造企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智能制造下的工廠運營管理。她的講解生動而深刻,讓同學們對智能制造有了更為直觀地認識,也對産業升級的未來趨勢有了更加清晰地把握。
此外,與華中科技大學MBA全日制班同學的深入交流成為此次參訪的一大亮點。兩校MBA學員分享了在校學習的心得體會和行業發展動态,為同學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這次交流不僅拓寬了大家的視野,也讓大家感受到了不同學校之間的友好情誼和濃厚的學術氛圍。

通過此次參訪,法大MBA人深刻體會到了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産學研結合的強大實力。他們表示,将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挖掘自身潛力,發揮專業優勢,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同時,大家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與華科等優秀高校交流合作的機會,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的發展。
在校史陳列館的參觀中,同學們深入了解了華中科技大學的發展曆程和輝煌成就。這座華中名校的深厚底蘊和卓越品質,讓同學們為之震撼和欽佩。
夜幕降臨,戴建華教授的移動課堂成為本日參訪的完美收官。戴教授以他特有的風趣幽默,為同學們呈現了一堂生動而深刻的課程。他緊密結合當前互聯網平台經濟的發展現狀,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壟斷問題及其監管對策。在戴教授的引導下,同學們不僅對互聯網經濟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更對未來職業規劃和學習方向有了明确的指引。此次課程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智慧的啟迪,讓同學們在思考中不斷成長,在成長中不斷升華。

第三天:展現科技與文化融合力量,助力新發展理念
在實現科技創新的征途上,中國已經走在了前沿。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我們必須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産業,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形成國際競争新優勢,不僅彰顯了科技自立自強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标志着一個新時代科技發展的新方向。

武漢,這座彙聚創新靈魂的城市,再次迎來了一場科技與智慧的盛會。周三上午,法大一行人抵達武漢華中激光産業有限公司。這裡,每一道光芒都訴說着創新的力量。大家首先參觀了黃鶴樓主題的工藝品,其中不僅包括激光打标工藝制成的黃銅書簽,還有激光切割工藝制成的精細镂空金屬擺件。更有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展示,如矽晶圓材料的激光改質切割,以及通過高能激光使書簽表層材料發生化學反應而形成的永久性圖案。

(華中激光現場制作帶有“法大F班”字樣的書簽)
參訪的目的是多層面的。首先,華中激光作為華工科技集團的核心子公司,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際激光行業标準的制定者之一。通過這次參觀,法大MBA學員不僅跟随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體驗了智能制造的全面解決方案,也深入了解了華中激光在光谷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的發展布局。此外,大家探讨了華中激光如何在不影響自身發展效益的同時,與同行業企業共享資源,履行社會責任。


《組織行為學》課程
周三下午,在組織行為學課程的最後一節課中,由顧凡老師講解,同學們深入探讨了阿裡巴巴的組織文化和價值觀如何影響員工的工作态度和決策過程。課程中,MBA學員們針對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客艙服務部管理90後員工的案例進行了深入分析。這一代員工以其獨立思考和追求個性化的特質,為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通過小組讨論,同學們探讨了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和激勵機制來适應和利用這些年輕員工的特點,促進其職業成長。

本次學習不僅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是一次深刻的思考與自我提升的機會。通過與企業和高校的交流,同學們不僅學到了先進的管理理論,也實際體驗了這些理論在現實中的應用。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思維高度和境界,更加深了對科技自立自強的理解。
在新時代的征途上,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仍将是我們前行的雙輪驅動。通過這樣的學習與實踐,我們更加堅信,隻有不斷掌握科技的命脈,深化創新驅動,才能不斷提升國家的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形成國際競争的新優勢。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也是我們共同的未來。

第四天:貫穿古今,古代設計與現代設計的碰撞
湖北省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郭元強曾在莅臨D+M工業設計小鎮考察調研時指出:“要發揮好武漢工業設計、工程設計優勢,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大力培育引進中小企業,持續做大做強設計服務業,打造實力更強勁的武漢“世界設計之都”,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産業轉型升級。”
4月18日上午,F班的同學們在顧凡老師與丁會珍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D+M工業設計小鎮,開展了一場以“創新設計與商業實踐”為主題的實地考察活動;此次行動旨在通過近距離接觸當代設計前沿,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培養同學們的戰略規劃與創新創業能力。
由園區領導先後介紹了小鎮D+M智造體驗中心、CMFT展廳、快速原型中心等公共服務平台,進行了浪尖全産業鍊設計創新服務生态體系分享。

在介紹過程,同學們了解到D+M工業設計小鎮是華中首個工業服務産業園區,是世界設計之都示範園區,一直以來積極響應武漢市設計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各項舉措,為建設全國重要的設計創新研發基地和具有武漢特色的設計之都助力。

參訪結束後,D+M工業設計小鎮總經理李少康與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老師及學生代表在一樓路演大廳進行了深入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的師生們深刻感受到了設計創新對于提升産品附加值、推動産業升級的重要作用。同學們結合MBA課程中的市場營銷、品牌戰略等所學知識,與企業高管探讨了如何通過設計創新來構建企業競争優勢、提升用戶體驗。此外,還就如何将人文關懷融入設計、實現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有機結合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的思考。

湖北省博物館
博物館是文化積澱的濃縮,是曆史記憶的載體,讀懂一個城市,從博物館開始。下午,顧凡老師與丁會珍老師帶領着F班同學前往武漢東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館,感受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深沉。
湖北省博物館建築總面積達11.4萬平方米,展覽面積3.6萬平方米,展出文物超過2.5萬件。擁有豐富的藏品資源,總計24萬餘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近千件(套);以商周青銅器、戰國秦漢漆木器、楚秦漢簡牍等為館藏亮點,同時還有先秦及明代藩王墓出土的金玉器等珍貴文物,體系完整且地域特色鮮明。設有多個常設展覽,如《楚文化展》《曾侯乙墓》等,通過這些展覽向公衆展示了荊楚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
賈儒雅同學為大家提前聯系了湖北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為大家提供講解服務;跟随講解人員的步伐,同學們逐一領略了館内珍藏的瑰寶。其中,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其鋒利不減當年,熠熠生輝,訴說着古人的智慧與匠心。

華夏正音——曾侯乙編鐘,則以其悠揚的音色,展現了古代音樂文化的輝煌。

在“梁莊王珍藏——鄭和時代的瑰寶”館藏裡,同學們通過“明代親王妃的首飾盒”見證了500年前古人設計的巧思與設計之美,無論是“白玉圓雕折枝牡丹佩飾”還是“金鳳紋帔墜”,無不彰顯着古代能工巧匠巧奪天工的手藝。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曆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博物館的意義不僅是收藏和保存那些珍貴的曆史文物,更是将這份曆史的精神傳遞給未來的每一個靈魂。在這裡,同學們不單是看到了曆史的痕迹,更是體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對話。這種跨時代的交流,使得古老的文化在當代社會煥發出新的活力,也使得每一個人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并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

經過全天的參訪,同學們感受了現代設計與古代設計之美,無論是距今幾千年仍熠熠生輝的越王勾踐劍,還是如今令人震撼的機械設計、細緻入微的3D打印,都讓同學們收獲頗豐。這場跨越時空的設計之旅,它讓同學們意識到,了解和學習設計的重要性不僅僅在于提升個人的藝術修養,更在于深刻理解設計對于社會發展、文化傳承和商業創新的驅動作用。

在實踐教學的旅途中,同學們不僅探索了各自事業規劃的方向,還學習了企業的優秀實踐經驗,深入了解了實際的管理問題,拓展了對行業的廣闊視野,并探讨了中部地區的發展契機。同時,他們也親身感受到了荊楚文明和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武漢之行不僅碩果累累,其深遠的影響更是不言而喻。
結合移動課堂和特色講座,再融入實地考察的體驗,使得學習内容形成了生動且具體的聯系,理論以更加立體的形态呈現在同學們面前。戴建華教授巧妙地将行程中的趣聞轶事與互聯網思維相結合,為學習增添了不少樂趣。在數日的實踐教學中,顧凡老師的課堂上案例分析的角度更為多元,提出的方案也更貼近實際。蔣興鵬教授則從實用的視角重新诠釋了人工智能和GPT,給同學們帶來了全新的認知。
此行的高校之旅不僅展現了不同學科與商業、管理的有機結合,還拓寬了同學們對于職業教育的理解。華中師範大學聚焦于營銷管理和商業案例教學,華中科技大學則展現了其在智慧工廠改造領域的卓越管理能力。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更是将職業教育的人文關懷、多樣性以及市場和生産的緊密結合表現得淋漓盡緻,揭示了職業教育市場巨大的潛力。
企業參觀環節覆蓋了各種類型與規模的企業,包括創業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涉及工業設計和制造等衆多領域,從“高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到行業領軍集團。許多企業的管理者們不僅展示了他們的創業精神、行業責任感和管理智慧,同時也透徹地解析了行業面臨的困境、發展瓶頸和人才流失等問題,激發了同學們深層次的思考。
本次實踐教學活動從籌備到完美落幕,共有28名同學參與了班級的組織工作。全體同學積極投入,獻計獻策,帶着求知的渴望和衆多疑問全身心投入到實踐活動中。武漢之行既是法商融合理念的全面實施,也是對教學與學習成果的真實檢驗,更是“潤商有法,行穩緻遠”這一信條的生動體現。
文:李夢揚、馬一然、陳誠、馮明佳、彭術潇、古園婷
圖:F班全體同學
審稿:肖富榮
審核: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