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30日,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80講在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學院路校區學術報告廳如期舉行。本期論壇邀請了聯合國世界區塊鍊組織(WBO)首席經濟學家、鑫星伊頓公司CEO金岩石博士主講。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資深研究員郝葉力,著名經濟學者常修澤教授,商學院教師代表及學生200餘人參加了論壇。論壇由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商學院院長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教授主持。

圖:劉紀鵬教授
劉紀鵬教授介紹了本期論壇背景和主講嘉賓。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政治局第18次集體學習區塊鍊時強調,要把區塊鍊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鍊技術和産業創新發展。連日來全國掀起了學習區塊鍊的高潮。薊門論壇也緊跟形勢,邀請金岩石博士為大家介紹區塊鍊與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圖:金岩石博士
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金岩石博士根據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經驗,為現場聽衆詳細闡述了區塊鍊的定義,未來的應用前景,及對經濟發展乃至國家間競争的重要意義,并就數字經濟、數字貨币及其與普通人的關系等大家關心的問題與聽衆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金岩石博士首先指出,區塊鍊最基礎的定義是“一個分布式賬本”,同時它也是創造信任的機器,當這個機器産生數據,就變成數據資産。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提到,區塊鍊是核心技術,是數字金融,是數字資産,這對我們理解區塊鍊具有重要的意義。
金岩石表示,當習近平總書記把區塊鍊提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中國真正的科技創新時代開始了。30年後我們看到的人類就是“手上一隻機,頭頂一片雲,中間一條鍊”,一隻機是手機,一片雲是雲端,一條鍊就是區塊鍊,手機連接雲端的就是區塊鍊。
數字經濟是什麼?未來的經濟社會具體是什麼樣的?人類如何創造更多的财富?金岩石認為,傳統經濟學認為的市場三要素“土地、勞動、資本”,以前我們實體經濟所看到和開發的資源來自地表資源和地下資源,但是今天大部分人還看不到的不屬于任何個人、企業和政府的巨大資源——雲端資源——及其無法計算的價值,正是“第五維空間”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不同的是,數字經濟三要素為“平台+流量+資産數字化”。實體經濟勞動創造價值,虛拟經濟交易創造價值,數字經濟則是用戶創造價值。
金岩石用具體的數字表明了世界财富的變化:截止到2018年底,全球财富總量50%是1995年之後創造的,25%是1970年-1995年創造的,過去50年人類創造了全球财富的75%。而究其源頭,可以概括為三大趨勢兩條路徑。三大趨勢即城市化驅動房地産升值,工業化驅動國家崛起,證券化驅動産業創新;兩條路徑即有限算數級數的“人賺錢”,無限幾何級數的“錢生錢”。在實體金融化、證券化驅動産業創新的今天,“無金融不富,不創新必死”,隻有依靠科技創新、金融創新兩大産業,才能真正在大國間競争中站穩腳跟。
面對這樣的趨勢,金岩石提出,35年前莫幹山會議寫下價格雙軌制改革的曆史,而今天雙軌制貨币改革已經到來。從國家戰略層面,數字金融将是未來國家間競争的重要戰場,中國的數字貨币也呼之欲出,并在未來流向全球,通過5G讓數字貨币的流通速度上升到全球第一。
金岩石以騰訊和阿裡巴巴為例概括了數字經濟的四個元素,即實體金融化、成本遞減、價值倍增、平台擴張。他認為,過去十年和未來三十年我們的财富以越來越高的比例不再來源于土地和勞動,也不再來源于煤炭和礦産,而是來源于新資源——數據、思想、信用。數字成為資産,平台創造用戶,思想創造财富。“我們正在走向财富和資源的無限空間,這就是我們正在迎來的未來。”
劉紀鵬教授就數字金融、數字貨币等問題與金岩石展開深入探讨。劉紀鵬教授認為,美元霸權統治世界的貨币金融體系越來越不合理,如何通過區塊鍊數字金融、數字貨币解決目前的困境,需要我們繼續深入研究。
現場的商學院教師代表程碧波、學生代表及校外聽衆紛紛就區塊鍊與數字經濟、數字貨币等問題與金岩石博士進行互動交流。在大家意猶未盡的探讨中,薊門論壇第80講順利落下帷幕。
文/商學院新聞中心
圖/尹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