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月20日,中信大講堂•中國道路系列講座第59期暨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82講在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學院路校區學術報告廳如期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了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理事、上海春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維為教授作為主講嘉賓,為大家帶來《從中國改革成功看中國崛起之路》主題講座。
作為在網絡上廣受歡迎的“網紅”學者,張維為教授關于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理論研究獲得普通大衆的廣泛認可和支持,其觀點有理有據,論述極有說服力,風格從容不迫,具有很強的個人魅力。在本次論壇上,張維為教授總結了中國崛起的成功經驗,比較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發展中國家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選擇和治理模式之間的異同,提出中國模式的優點所在,并就中美貿易戰等熱點問題與現場聽衆做了深入的互動交流。

圖:劉紀鵬院長
主持人、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商學院院長劉紀鵬教授簡要介紹了主講嘉賓。他表示,張維為教授不僅具有深厚的理論素養,而且實地走訪過世界上108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問題也進行了深入的實地考察,是真正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圖:孔丹理事長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商學院理事會理事長孔丹先生緻辭表示,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的宗旨是“堅持實事求是,踐行中國道路,發展中國學派”,張維為教授是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是有擔當、有勇氣、有能力的學者,也是這一理念的優秀代表。

圖:張維為教授
論壇一開場,張維為教授就表示,在任何地方做講座都堅持與觀衆互動,“研究中國道路,如果經不起别人質疑的話,那你的研究就是沒有水平。我們要經得起最挑剔的質疑,不管是國内還是國外的。這是發自内心的自信。”張維為教授還告訴在場的年輕人,“中國人要自信,特别是中國年輕人更要自信。”
對于新中國70年,張維為教授做了精辟的概括。他認為,前三十年中國在政治制度、國民經濟、社會改革、基礎教育、基礎醫療等方面打下了必要的基礎。沒有前三十年的基礎,就沒有後四十年的飛躍。而後四十年中國通過改革開放找到走向成功之路。
張維為教授将中國的崛起總結為“集四次工業革命為一體的崛起”,即中國通過幾十年的努力,不僅完成了西方國家數百年才完成的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而且從後發國家的追趕成功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實現“逆襲”,在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以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為标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中國已成功進入第一梯隊,和美國并駕齊驅。
如何解釋中國的崛起之路?張維為教授将中國放在國際視野中與其他國家進行全方位的比較。一是發展中國家,全盤照搬西方模式的菲律賓和全盤否定西方、搞民粹主義的委内瑞拉,均沒有取得成功。二是社會主義國家或前社會主義國家,以蘇聯為代表的激進改革模式和以古巴為代表的保守改革模式,也遭遇了失敗。三是西方國家,西方國家竭力向全世界推銷的兩種模式——民主原教旨主義和市場原教旨主義,在西方國家内部反而帶來極端的民粹主義和嚴重的經濟危機、金融危機,2008年金融危機、希臘破産、英國脫歐都是慘痛的教訓。
由此,張維為教授提出了中國成功之路的秘訣。一是堅持黨的領導,中國是文明型國家,從秦始皇統一中國至今,中國的政治傳統都是統一的執政集團,代表中國的整體利益,中國共産黨就是和西方政黨完全不同的“整體利益黨”。二是混合型經濟,也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發揮政府的作用,也發揮市場的作用;既發揮國有企業的作用,也發揮民營企業的作用,互相補充,良性互動。三是選賢任能的政治制度,通過層層選拔,使具備各層級、各方面事務治理經驗和治理能力的優秀幹部、成熟政治家脫穎而出。四是協商民主,作為一個14億多人口、疆域遼闊的超大型國家,簡單多數并不能解決問題——哪怕是10%的少數,也比一般西方國家的人口規模大得多。五是強大的國家支持,對内防止顔色革命,對外維護國家主權。
此外,張維為教授還從貧困人口、個人資産、基礎設施等方面比較了中國和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之間的差異。他表示,中國治理能力的強大,主要根源于中國道路的特點在于中國共産黨代表人民的整體利益,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問題該改革的就改革,該調整的就調整。
最後,張教授總結道,中國是一個文明型國家,具有超大型的人口規模,超廣闊的疆域國土,超悠久的曆史傳統,超豐富的文化積澱,這對中國的治國理政是極大的挑戰。能成功解決這樣的高難度挑戰,治理好這樣一個國家,本身就證明了我們的制度一定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最好的制度之一。
張維為教授的精彩演講獲得了現場聽衆的強烈共鳴,在演講過程中,會場不時響起會意的笑聲和熱烈的掌聲。

圖:張樹華所長
點評嘉賓、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張樹華表示,今天我們面對錯綜複雜的世界問題和新舊挑戰,知識界總體呈現出思想匮乏的狀态,張維為教授不僅理論上有理有據,而且有深入的實地考察,在複雜的國際國内環境中不但有擔當、有勇氣,而且有作為、有水平。

圖:江宇副研究員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江宇點評表示,首先,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都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在政府和市場、民主和集權、法治和德治、獨立和開放等問題上始終堅持辯證法,趨利避害,不走極端。其次,新中國70年始終堅持知行合一,不照搬任何模式,不依附任何國家,從中國的國情和社會現實中探索出自己的道路,因此我們可以避免各種陷阱。這就是中國的制度優越性。
最後,張維為教授預留了大量的時間與現場聽衆進行互動交流。大家就中國道路、中美貿易戰、中國目前面臨的挑戰等問題與張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在熱烈的掌聲中,中信大講堂•中國道路系列講座第59期暨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82講圓滿落幕。
文/商學院新聞中心
圖/盧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