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日,由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聯合主辦的“全國MBA培養院校課堂體驗與案例建設研讨會暨2024管理案例國際化論壇”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上海校區舉辦。來自全國170多所MBA培養院校的近300位MBA教育負責人、案例中心主任等彙聚中歐,圍繞商學院案例教學課堂體驗和高質量中國案例國際化問題展開了精彩交流。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商學院院長商文江教授,商學院張亞瓊老師、王慧文老師應邀出席本次論壇。

與會嘉賓合影留念
在論壇開幕前,與會嘉賓們積極互動,分享探讨,就MBA教育培養及商學院案例教學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的讨論與交流,共謀全球管理教育新篇章。我校商學院院長商文江教授,與嘉賓們共同探讨了MBA教育的最新趨勢和案例教學的有效方法,旨在提升教育質量并促進學術界與業界的緊密合作,積極推動MBA教育和案例教學法的創新與發展。

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商學院院長商文江教授與嘉賓探讨交流

論壇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務長及案例中心主任陳世敏主持
全國MBA教指委副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代表全國MBA教指委緻辭,為論壇拉開序幕。陳方若表示,我國MBA教育自1991年始辦至今已三十三年,緻力于培育商業領袖,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高水平的案例教學和案例建設是MBA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我國MBA教育普遍存在的瓶頸和短闆,針對這一問題,陳方若強調:“中國改革開放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需要商學院教師走出去,将理論與實踐更緊密地結合起來。”

全國MBA教指委副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院長陳方若緻辭
随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管理學教授、橫店集團管理學教席教授汪泓向與會嘉賓緻歡迎辭,并發表了題為“商學院面臨的新挑戰與中歐探索”的主題演講。汪泓表示,中歐建校30年來,始終堅持“中國深度、全球廣度”的定位,特别是案例教學受到了國家和地區教育發展戰略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哈佛案例庫、毅偉案例庫、歐洲案例交流中心等國際知名案例庫的大力支持。汪泓認為,商學院教育正面臨一系列全球性變化,因此必須主動求變,勇于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同時通過國際案例庫引進海外優秀案例,是管理教育模式變革中的重要内容。展望未來,汪泓倡導新商科要應用好案例教學等多樣的教學手段,培養适應新時代要求的應用型、複合型經濟管理人才,要培養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中國聲音的傳播者、中國理論的創新者、中國未來的開創者。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管理學教授、橫店集團管理學教席教授汪泓緻辭并發表主題演講
東南大學管理哲學與方法論研究所所長杜運周發表了題為“商學院的困境:管理教育認識論基礎探索”的主題演講。杜運周認為,商學院的管理學研究存在着理論與實踐脫節、哲學與方法論薄弱等困境,需要深入研究管理知識怎麼産生,又如何回歸“頂天立地”的研究,并提出從哲學出發尋找理論化的新方向,以複雜化解決複雜性現實。

東南大學管理哲學與方法論研究所所長杜運周發表主題演講
論壇以“商學院課堂體驗提升之道”為主題開啟第一部分專題分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張影首先以“從案例教學看中國商學院教育的發展”為題,抛出了“中國商學院案例教育應當承擔哪些使命?中國案例和哈佛案例等國外案例有什麼不一樣?商科教育如何平衡國際化和本土化?”等問題,從美國、歐洲和中國商學教育發展曆史對比的視角,分析了中國特色高水平案例建設的發展契機和重要意義,以及在數智融合背景下,對教學、研究、案例生态建設等帶來的革新和發展前景。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張影開啟專題分享
上海财經大學商學院教師教育與發展中心主任葉巍嶺帶來了題為“賦能商科教學,提升教授獲得感與成就感”的專題分享,介紹了上海财經大學商學院為支持MBA教學、助力青年教師的職業起步與長遠發展設立的教師教育與發展中心(FDC)所做的諸多努力。FDC通過調研把握商學院教師在教學中的需求,并有針對性地展開提升課堂魅力、教學能力和職業成就的行動計劃。

上海财經大學商學院教師教育與發展中心主任葉巍嶺作專題分享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吳玉章特聘教授劉剛從教師實踐的視角分享了題為“共情共鳴 共創共進”的案例教學反思,從教學者個體的視角剖析了案例教學的三個作用機制。劉剛對于案例教學和案例學習有着長期的思考和實踐,認為商學院教學應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轉化為“參與者為中心”的案例共創教學,這也正是案例教學的核心魅力所在。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吳玉章特聘教授劉剛作專題分享
在上午的圓桌對話環節中,三位專題分享嘉賓在陳世敏的主持下展開了進一步熱烈的讨論。張影表示:“在某個時點上,商學院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是無法平衡,但是未來的在職業生涯中,可能會達到平衡”。葉巍嶺也表示認同:“青年教師從業初期,科研和教學間更多是選擇,也非常需要學院的關懷和支持”。劉剛建議:“在案例教學的第一步,教師要多聽資深教師的課堂,要多和企業家對話,也要多帶學位論文”。

陳世敏主持圓桌對話:商學院課堂體驗提升之道
何文盛就上午論壇做總結,他回顧了上午論壇幾位嘉賓的精彩發言,強調案例教學是知識生産、知識創造、理論産生的重要機制,他同時指出,案例教學法誕生已經一百多年了,我們需要在人工智能時代疊代和升級,這也是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

全國MBA教指委委員、蘭州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何文盛總結上午的論壇
下午兩場專題分享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案例中心助理主任許雷平主持。首先,來自哈佛、毅偉、歐洲案例交流中心的代表各自帶來了相關的專題分享。這三大案例庫是全球商學院廣泛認可的教學資源,代表了教學案例的最高國際标準。它們收錄的案例被全球各大商學院廣泛采用,對于提升商學院的國際聲譽和教學質量有着重要作用。
哈佛商學院出版産品管理高級總監Nicole Harris的分享題目為“在AI時代,我們為什麼更需要案例方法?”。她提出了AI時代對案例方法提出的質疑和挑戰,針對未來案例教學法的價值何在等問題,Harris女士引用了哈佛商學院前任院長Nitin Nohria的洞察:“案例方法能夠培養批判性分析、判斷、決策和行動力等能力。”尤其在AI主導的世界裡,案例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準備、辨識信息、識别AI産生的偏見、實現人類與AI的協作。

哈佛商學院出版産品管理高級總監Nicole Harris發表專題分享
毅偉出版社執行總監Candis McInnes則分享了“暢銷案例背後的成功密碼”,在概括了優秀案例的關鍵要素後,她表示,中國多個行業的快速增長正表現出與全球經濟高度的相關性,中國的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和本土企業出海,都将帶動全球商學院對中國主題案例的需求。“當你寫案例的時候,想想什麼樣的案例是你課堂中需要的,那你就可以寫出更好的案例。”

毅偉出版社執行總監Candis McInnes作專題分享
歐洲案例交流中心首席執行官Vicky Lester發表了題為“以高質量中國案例打造影響力”的分享。她詳細分享了商學院案例教學的最新趨勢,以及為何認可案例方法、并為傑出案例作者和教學者設立獎項。Lester指出,學生們更加關注本土背景案例、多樣化的主人公和熱點話題;案例形式也正在不斷推陳出新,微案例、實境模拟等創新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課堂的歡迎。

歐洲案例交流中心首席執行官Vicky Lester發表專題分享
陳世敏就“高質量教學案例促進知識創造和知識傳播”作專題分享。通過回顧中歐案例建設的曆程、建立中國工商管理國際案例庫(ChinaCases.Org)的實踐經驗,陳世敏提出,高質量的教學與研究同等重要,而高質量教學案例是中歐高質量教學的保障。中歐案例建設近些年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中歐案例已經通過幾大國際案例庫進入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課堂,ChinaCases.Org收錄案例規模已突破3000篇,覆蓋學生達到129萬人次,并且逐步擴大了與全國乃至全球商學院的深度交流。陳世敏特别提到, 10月15-18日,“國際案例發行機構聯盟”(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Case Publishers,簡稱ICCP)2024年度會議也将在中歐北京校區舉辦,其會員均為全球案例開發與案例發行領域的重要機構,而中歐是唯一來自中國大陸的成員機構。中歐将與同仁共同努力,繼續通過案例教學服務推進管理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務長及案例中心主任陳世敏作專題分享
随後,論壇舉行了2024年度歐洲案例交流中心 “案例方法傑出貢獻獎”頒獎儀式。Vicky Lester、汪泓和濮方可向獲獎者陳世敏頒發了獎項,陳世敏也是這一獎項有史以來首位來自中國的獲獎人。“案例方法傑出貢獻獎”由歐洲案例交流中心董事會頒發,旨在表彰在案例寫作者和教師身份之外“超越職責要求”推廣案例教學法的個人。陳世敏因其“推動案例教學法在中國的發展,以及将中國主題案例引入全球商學院所産生的非凡影響力”而獲得今年的獎項。

Vicky Lester、汪泓和濮方可向獲獎者陳世敏頒發“案例方法傑出貢獻獎”
下午環節的圓桌對話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學教授、DBA課程副主任王泰元主持。他與幾位案例庫代表共同探讨了新時代創新案例的開發和發表、課堂應用的議題。大家共同表示,傳統評審标準雖然需要變革,但“課堂是否适用”仍然是高質量案例最核心的評價準則。現場與會教師們也與圓桌嘉賓們探讨了案例公司規模偏好、中國案例國際發表的普适價值等問題,嘉賓們表示“中國故事”應該、也能夠貢獻全球商學院教育。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業學教授、DBA課程副主任王泰元主持圓桌對話
本次論壇的第三部分專題分享聚焦于新的時代背景下新的教學方法和新型工具在管理教育中應用。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行動學習案例中心主任陳萬思首先分享了“案例教學中的行動學習”,指出行動學習為結構化的知識+洞見性問題+深刻反思+執行應用,案例教學中的行動學習,包含案例、理論、問題、小組、質疑與反思、催化師六要素,以問題為中心,在适配的案例支持下,将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行動學習案例中心主任陳萬思作專題分享
中歐案例研究員團隊負責人趙麗缦以“AI與案例的價值創新:開發者視角”為題探讨了三個問題:“為什麼案例創新需要AI?AI帶來的有價值的創新是什麼?如何運用AI有效推動案例的創新?”趙麗缦提出,案例教學所追求的是價值創新,且一定程度可以借助AI等新技術來實現。但不容忽視,AI是輔助而非替代,因為它在認知推理方面還有諸多不足。基于教學案例的價值及AI的特性,趙麗缦利用創新設計的“雙鑽模型”諸階段分享了AI在教學案例開發中的應用。

中歐案例研究員團隊負責人趙麗缦作專題分享
論壇最後一場主題分享來自王泰元的“實境教學法:案例是手段還是目的”。他介紹了由中歐獨創的實境教學法,即進入企業展開案例教學,學員與企業高管直接交流,通過一種結構化的方式設計了整個學習交流體驗。他提示實境教學需要得到案主和企業的支持,能滿足學員延伸學習環節、直接交流、業務拓展等訴求,同時還能提供案例開發的機會。王泰元指出,在實境教學法中,案例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DBA課程副主任王泰元作專題分享
主題演講結束後,濮方可緻閉幕詞。濮方可祝賀本次論壇圓滿成功。他表示,案例開發和教學在新時代需要更加關注的是文化敏感性、加強“教學相長”、如何把AI變成有利的工具等問題,本次國際論壇的探讨也證明了“全球商學院比過去更需要案例方法”。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濮方可(Frank Bournois)緻閉幕辭
全國MBA教指委秘書處辦公室主任、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工商管理專業學位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萍為論壇作總結。她對論壇圓滿成功表示祝賀,向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所有分享嘉賓、與會嘉賓緻以感謝,并對案例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期望。

全國MBA教指委秘書處辦公室主任、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工商管理專業學位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萍作總結
本次論壇集思廣益,共謀全球管理教育新篇章,為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在MBA招生與教育模式上的創新提供了寶貴的思路和策略。論壇聚焦中國主題案例,緻力于提升MBA案例教學質量,不僅強調了課堂體驗在培養過程中的關鍵作用,還積極推動中國案例融入全球商學院的教學體系,這一願景與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緻力于提升本土教育國際化水平的努力不謀而合。各位國内外管理教育與案例教學領域的專家學者,通過精彩紛呈的分享與深入細緻的讨論,不僅為未來商科教育的發展路徑繪制了一幅清晰的藍圖,更為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搭建了一個促進知識深度共享與思想激烈碰撞的高端學術交流平台。此次論壇的積極參與,有力推動了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MBA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了中國案例在全球範圍内的影響力,激勵我校更加高度重視課堂體驗的優化與案例教學的建設,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本土情懷的商科精英貢獻力量。
圖文:MBA學工部
審稿:戴建華
審核: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