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九月的秋高氣爽與涼風習習中,2016年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MBA項目的招生工作圓滿落下帷幕,而2017年的MBA招生工作更在幾個月前就已有序展開。為讓廣大校内外學子更進一步了解與認識法商MBA項目,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MBA新聞中心記者特别邀請到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李景華教授,與大家分享法大MBA教育的先進教育理念和獨特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法商智慧原創案例接軌國際植根本土

記者:非常感謝李主任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做客新聞中心接受我們的專訪!李主任,法大商學院作為國内“法商管理”教育培養模式的開創者和推動者,如今已具二十年的法商管理教育培養經驗;而2009年法大商學院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的成立,則是開啟了法商管理MBA教育模式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面探索與創新。那麼,作為法大MBA項目的最大特色和優勢,您能具體談談中心是從哪幾方面來踐行“法商管理”教育理念的嗎?
李主任:關于如何具體踐行“法商管理”教育理念,首先在培養目标方面,一般國内院校MBA的培養目标是培養具有綜合管理能力的未來企業管理者,即MBA培養的是工商企業綜合性管理人才,而我們則是要培養“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法商管理複合型高級領導人才。其次在培養理念方面,我們的創新特點在于注重培養兼具效率思維與公平思維、融合商業文明與法治文化、體現經商智慧與法治精神的未來企業管理者。最後,在培養方案和模式方面,我們通過融入與經商有關的法學課程幫助學生提升法商知識技能,通過案例式教學等方式幫助學生形成法商管理思維,通過企業實踐和國内外遊學等方式幫助學生升華法商智慧。
記者:您剛才提到案例式教學模式,咱們中心既然是法商MBA培養模式的開創者,那麼,之前應該是沒有現成的法商案例素材和研究結果供老師教學使用的,中心又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呢?
李主任:案例教學是被國内外MBA教育廣泛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國際知名商學院都很注重開發自己的原創案例。從國内看,大連理工大學負責的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北京大學等,也都建有自己的案例庫。我們MBA中心從創設開始就已經考慮到案例教學的問題,早在2010年就專門成立了“法商案例研究中心”,進行法商管理案例的開發、研究與教學實踐。由于我們MBA中心法商案例的獨特視角抓住了中國現實企業管理的關鍵問題,引起國内外MBA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比如,哈佛大學商學院、加拿大毅偉商學院、清華大學等都對法商案例表示認同,特别是中心還與毅偉商學院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于2013年底出版了《法商管理案例》系列叢書的第二輯(民企篇)、第三輯(國企篇)、第四輯(外企篇)和第五輯(新興産業篇)。現在這項合作還在進一步推進。
記者:有關MBA的讨論幾乎都會提及哈佛商學院,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MBA作為國内的一種引進教育,一直面臨“國際化”和“本土化”的問題,具體到咱們的法商MBA,又是怎樣看待和處理這兩者的問題呢?
李主任:MBA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項目,迄今已有100多年曆史。國内的MBA與歐美相比還是太較年輕,所以我們的培養模式不可避免地要參考西方的既有經驗,特别是像哈佛、MIT、沃頓商學院這些佼佼者,他們的培養方案、内容設置、課程形式都值得我們研究學習。那麼對于法大的MBA,我們的“國際化”,除了培養模式與國際接軌,還在于我們師資的國際化——比如我們與國外院校聯合培養國際班學生、引進國際師資進行全英文教學,以及我們學生視野的國際化——比如我們的國際遊學項目會到一流商學院、大法庭、州政府,甚至監獄等地遊曆訪問。但是直接照搬外來模式可能會産生水土不服,必須進行“本土化”改造——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擁有這麼強大而持久的生命力,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它後來被“中國化”成了毛澤東思想——來自西方的MBA教育也要與我們的社會制度、經濟環境、思想文化相适應。我們正是考慮到在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契約精神和規則意識還沒有普遍深入人心和付諸實踐,所以我們本土化地提出“法商管理”這一教育理念,并且要求所有同學在公司法、合同法、證券法等等這些與經商有關的法學選修課方面至少修滿6學分;除此之外,我們MBA還專門開設了企業法務管理這個法商管理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總之,當今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經濟、研究中國模式,我們“國際化”的目标是,師資國際化、課程國際化、學生交流國際化。最終實現學生國際化,吸引更多國外留學生來中國接受MBA教育。
伟德国际1946官方网MBA新聞中心記者郭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