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活躍在MBA課堂上的林義相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倍受學生尊敬和愛戴的大師。
初識印象

2017年11月11日,林義相老師第一次踏進法大MBA課堂。他向在場MBA同學介紹了當天的主講陳柏林老師之後,就走下講台坐在了同學們中間,認真聆聽了陳老師4個小時的授課。期間,林老師認真的做筆記,不時組織授課老師和同學們之間互動交流,還在課程結束後現場總結和點評。作為MBA選修課《金融機構與企業融資》的課程組織者,林義相老師在這門課程中邀請了來自制造、基金、保險、信托、地産、證券和銀行等業界的專家和學者來為MBA同學授課。8個周六的下午,8堂圍繞“金融”話題的主題講座,理論與案例巧妙結合,内容生動案例鮮活,堂堂精彩。林老師不僅每次課都與學生一起聆聽全程,還在主講老師授課結束後就當堂授課内容進行現場點評,分享課堂感想和行業經驗。每次課後分享,林老師都娓娓道來,分享内容深入淺出,絲絲入扣。每次上課,林老師都會按時如約前來,坐在第一排認真聽課,因為有林老師的陪伴,同學們都覺得很心定,更能全神貫注地聽講。
大師風範
林老師總說,他希望能多與我們分享他的“人生小故事”,用他的經曆和心得幫助同學們規劃職業生涯、解答生活疑惑;他希望能多邀請到金融相關行業的資深人士走進MBA課堂,因為MBA教育不能隻講理論,更重要的是要反映實務、緊貼實際。林老師說,MBA學子要有廣闊的人生格局,不被眼前的利益迷惑,不因一時的困境迷茫。他樂于分享自己創辦多家知名券商和基金公司的過程,以及對學術熱點和行業前沿的觀點和見解。林老師妙語連珠,生動幽默的分享,幫助同學們從案例分析尋找理論依據、從企業實踐獲得行業經驗,不僅大大提升了MBA課堂教學效果,更是幫助MBA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課堂點滴

林老師非常謙遜,他總說自己隻是比大家的年紀稍長些,對一些具體金融業務的了解深度都還不夠、每次在課堂上都能收獲新知識。林老師特别細心,他會照顧到每個學生的聽課體驗,每次課後都組織同學們與老師合影留念。林老師很有耐心,無論是課間休息還是課後交流,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與前來提問的學生細緻交流。林老師非常敬業,直到第七次課林老師點評時因為上課時吃東西向同學們緻歉,大家才知道他身患重疾,手術後的身體狀态非但不宜久坐,還必須及時進食補充體力。在場師生都被林老師的敬業精神和豁達樂觀的人生态度深深地震撼,很多學生的眼眶濕潤了,所有人自發起立鼓掌向林老師緻敬。
恩師寄語
2017年12月30日,是《金融機構與企業融資》最後一堂課。林義相老師在課程結束時為在場師生送出了他的新年寄語。林老師說,學習和工作隻是奮鬥的方法,家庭和生活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因為身體原因,林老師負責的這門課程在2018年春季學期暫停,但林老師向同學們承諾:2018年秋季學期,他會再次組織開設《金融機構與企業融資》,繼續在周末的下午和同學們一起學習。
感謝林老師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指導,我們将永遠珍惜這份深厚的師生情誼,老師關切的目光,諄諄的教誨,都已成為我們寶貴的回憶。我們期盼着,2018年秋季能再度在校園裡看到林老師和藹的笑容,因為林老師教導我們的,已經不僅限于知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文:2017MBAF1畢晨茜